超酷飛翼船Airfish 8 可以載客、海上低空飛行 | 3C生活 | 數位 | 聯合新聞網 http://tinyurl.com/y2dxz7sy
超酷飛翼船Airfish 8 可以載客、海上低空飛行
2018-09-07 18:36三嘻行動哇 Yipee!
飛翼船(Ground Effect Vehicle)又稱為翼地效應機、地效飛行器,結合普通飛機與氣墊船,可以在貼近水面的 10 多公尺飛行,最早是 1980年代前蘇聯為軍事開發的飛行器。
近來新加坡公司 Wigetworks 看上了飛翼船的功能,重新研發設計並命名為「Airfish 8」,可以載送 6~8 名乘客,成為島嶼之間穿縮的高速渡輪。
Wigetworks 公司形容飛翼船如魚般卻能飛行、動力如同汽車,可以毫不費力又安全地在海中移動,速度至少是其他船隻的兩倍,飛機以增強碳纖維、塑料/三明治夾心複合材料打造,外型長 17.2公尺、高 3.5公尺,機翼伸展長達 15 公尺。
根據 Wigetworks 公司指出,Airfish 8 的座艙可容下 8 ~10 個人,其中駕駛 2 名,能搭載 6~8 名乘客,機身搭載 500 匹馬力(373 kW)的 V8 引擎,只要在機上加入 95 無鉛汽油就能在水面上 2~23 英尺(約 0.6~7 公尺)飛行,一般巡航飛行時速達到 80節(約 92 mph、 148 km/hr),最快時速可達 120節(約 122 mph、 196 km/hr)。
此外,Wigetworks 也公布 Airfish 8 的弱點是在起飛和降落,因為可以飛在低空的 Airfish 8 這時就如同普通船隻,若遇上惡劣天氣、海象不好時,起飛降落就必須受到海浪正面衝擊,機身也會因此搖晃或撞擊。
然而一旦它滑行 500 公尺左右從水中起飛時,就宛如星際大戰的飛艇般在水面上平穩、快速飛行,看起來非常酷炫,也非常漂亮。
需要降落時,Airfish 8 只要滑行 300公尺至 500公尺的距離就可以停在水面上,而且搭配水上浮島就能停在港口,讓乘客可以輕鬆上下飛機,也可以在停在汪洋中享受無邊際的海洋。
至於安全方面,由於飛翼船飛行高度很低,因此發生故障時,大多能平安降落水面等待救援,但因為機身較大,旋轉半徑空間達 100 公尺至 160 公尺,在能見度低的情況下,在往來船隻頻繁的位置可能會撞上航行船隻,這部分的安全就有些疑慮。
據報導,Wigetworks 目前僅有數架 Airfish 8 可以飛行,未來或許可以變成奢華度假島嶼專用的高級渡輪,雖然機艙空間不見得舒適非凡,但可以乘著它飛行似乎也是一種相當特別的享受。
翼地效應機,也稱作地效飛行器或飛翼船,是一種利用翼地效應飛行的飛行器,是結合了普通飛機與氣墊船兩者特點的飛行器。與普通飛機的不同處是,這種飛行器主要在地效區飛行,也就是貼近地面、水面飛行,需要全時間利用翼地效應來運作。與氣墊船的不同處是,氣墊船靠自身動力產生氣墊,而翼地效應機靠翼地效應產生氣墊。不過此類飛行器只能夠在離地幾尺至十幾尺的高度飛行,不能任意改變高度。氣墊船經常被誤會為是翼地效應機,但實際上兩者是仰賴不同的原理來產生浮力。
飛行原理
當運動的飛行器貼近地面或水面飛行時,氣流流過機翼後會向後下方流動,這時地面或者水面將產生一股反作用力,當它在距離水面等於或小於1/2翼展的高度上飛行時,整個機體的上下壓力差增大,升力會陡然增加,阻力減小,阻擋飛行器機翼下墜。這種可以使飛行器誘導阻力減小,同時能獲得比空中飛行更高升阻比的物理現象,被科學家稱為翼地效應,並由此開闢了地效飛行技術。
應用
早年的賞試有休斯H-4大力神等,因為實際只飛了很短距離就降落了,主要問題是當時的飛機發動機功率不足。
在1980年代,前蘇聯實驗性地開發出噴射推進的Ekranoplan,就是一種翼地效應機,其極限飛行重量可達1,000公噸,由於當時還處於冷戰時期,西方國家對於蘇聯在隱密情況下測試的此種飛行器瞭解不多,只能暫時以「裏海怪物」統一代稱蘇聯軍用翼地效應機.
大部份翼地效應機都被設計為在水面上運作,因為水面比地面平滑和少障礙物,不但危險度較少,而且在不運作的時候,還可以利用水面浮力來承受機體重量,在起飛時亦較為簡單。物理學家Stanley Hooker曾提出非常巨型、全重2,000公噸的概念翼地效應機,此機可以搭載超過1000個乘客,以低廉的價格高速往返目的地。然而最後蘇聯的相關研究還是失敗了,翼地效應機兩大缺點一是做為一種永恆低飛的水上飛機,非常懼怕大風浪,隨時有被海浪拍入海中墜毀的風險,事實上在風浪平靜的裏海最後依然損失了不少實驗機,所以在大洋上使用是不切實際[1],若是擔任運輸機使用更可能造成重大傷亡,另一缺點是長期海上鹽分腐蝕對於這種低飛飛機的維修成本,當時的材料工程學還無法克服。
2017年中國解放軍披露一款翼地效應無人機,其前端卻類似一枚反艦飛彈[2],外界分析認為這種武器的出現是針對攻擊航母戰鬥群的一種特化武器,將幾種特性巧妙連結起來。
首先作為一種消耗性無人機其海上安全性並不重要,在風浪中有一定墜毀率可以接受。而其攻擊的有效性在於針對艦載預警機的弱點,由於艦載預警機的重量限制嚴格無法裝備重型的下視雷達,其偵測原理是脈衝都卜勒雷達,這種雷達為了濾除海面雜波而有一種先天上的缺點就是有徑向速度偵測下限,[3]也就是目標物必須直面往偵測方圓中飛來,且速度達到200多節以上才會被探測,低空小體積慢速目標無法偵測,所以突破航母預警機有三種方法:
第一是速度極快的飛彈,就算被探測到也無法攔截
第二是採用一種繞圈飛行法讓徑向轉為切向,儘量讓側面面對預警機,然而飛彈類武器燃料有限實行較困難。
第三就是低空小體積慢速接近
反艦飛彈化的地效無人機便是針對第三種方式,低空慢速飛行的缺點是載重量下降無法搭載足夠爆炸力的彈頭損傷大型船艦,然而翼地效應的升力可以彌補這一弱點,當其以一百多節的低速突破預警機探測圈後,接近有相控陣雷達的驅逐艦或航母時再拋棄機身轉為超音速反艦導彈飛馳而去,突破最後的近防砲防禦。
從台北搭翼地效應船從台灣海峽以時速450公里/小時貼近海面南下墾丁
這樣就不用蓋高鐵屏東延伸線了
還能比高鐵節省1小時的時間
一台造價大概10幾億元左右
比蓋高鐵屏東延伸線的各方案節省600億~1500億元
還能順便開發宜蘭、花蓮、台東、澎湖、金門、馬祖或東沙島路線
飛翼船或是翼地效應船為何不流行?? - 汽機車七嘴八舌 - 汽車討論區 - Mobile01 http://tinyurl.com/y4guvaqg
翼地效應機,也稱作地效飛行器或飛翼船,是一種利用翼地效應飛行的飛行器,是結合了普通飛機與氣墊船兩者特點的飛行器。與普通飛機的不同處是,這種飛行器主要在地效區飛行,也就是貼近地面、水面飛行,需要全時間利用翼地效應來運作。與氣墊船的不同處是,氣墊船靠自身動力產生氣墊,而地效飛行器靠地面效應產生氣墊。不過此次飛行器只能夠在離地幾尺至十幾尺的高度飛行,不能任意改變高度。在1980年代,前蘇聯實驗了噴射推進的Ekranoplan,就是這樣的飛機,極限飛行重量可以達1000公噸,還在冷戰時期的隱密情況下測試,被美國稱為裏海怪物。
大部份翼地效應機都被設計為在水面上運作,因為水面比地面平滑和少障礙物,不單危險度較少,而且在不運作的時候,還可以利用水面浮力來承受機體重量。在起飛時亦較為簡單。物理學家Stanley Hooker提出了非常巨型,全重2000公噸的概念翼地效應機。此機可以搭載超過1000個乘客高速往返目的地而價錢又便宜。
氣墊船亦經常被稱為是翼地效應機或地效機,實際上這是錯誤的。
1992年台灣海暢集團接下前蘇聯的研發工作,旗下Amphistar公司為開發民用地面效應船的高科技公司, 雖為民用, 但屬世界頂尖技術, 歷經十年的努力, 成功取得世上首張飛翼船認證, 在美國取得船照及載客執照, 並在美國境內水域合法航行. 在世界交通史上, 寫下新的歷史. 更值得一提的是, 此技術的多國專利由海暢集團所擁有. 該飛翼船最大時速150公里,航程達600公里。
性能
航速快、承載量大、隱形效果好、適航性優異,能貼近地面或海面、沙漠或沼澤表面飛行,可以利用雷達的盲區,悄無聲息地快速接近目標,用於突擊登陸,能夠輕易越過岸邊反登陸障礙物和地雷。
飛行原理
當運動的飛行器貼近地面或水面飛行時,氣流流過機翼後會向後下方流動,這時地面或者水面將產生一股反作用力,當它在距離水面等於或小於1/2翼展的高度上飛行時,整個機體的上下壓力差增大,升力會陡然增加,阻力減小,阻擋飛行器機翼下墜。這種可以使飛行器誘導阻力減小,同時能獲得比空中飛行更高升阻比的物理現象,被科學家稱為翼地效應,並由此開闢了地效飛行技術。
全站熱搜
離婚證人
留言列表